海南保亭: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特色人才培育品牌

来源:南海网

时间:2020-11-04

作者:沙晓峰

编辑:林子慧

(原标题:保亭人才工作系列报道丨保亭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特色人才培育品牌)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

近年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等关键环节抓紧抓实,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保亭特色、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的人才发展体系,为加快建设美好新保亭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挖掘人才资源 打造特色人才培育品牌

为了挖掘好本地人才资源,保亭县结合“南海系列”“保亭名家”的选拔培养,让一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我是共产党员,自己发展好了不算好,还要带动乡村们一起发家致富。”11月3日,天刚放晴,今年56岁的黄桂琼就赶往加茂黎锦合作社,这一天,她要指导当地村民织锦。

海南省非遗项目传承人、“南海工匠”培养人选黄桂琼就是这样一位乡土人才,她从传承人变为授业人,与23位村民组建黎锦合作社,并吸纳10位贫困户参与,带领乡亲一起脱贫致富。

杨伟宇是保亭“南海乡土人才”,也是港海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致富不忘乡亲,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或“公司+贫困户”等联结模式,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在南林、新政和响水设立固定的产品回收点,回收点以不低于3.0元/斤的保底价回收黄秋葵产品,让更多种植户享受到黄秋葵种植的生产效益。

响水镇河口村委会足下二村的吴建行就是这项保底收购法的获益者。在政府和企业的引导和技术支持下,吴建行家种上了5亩黄秋葵,当年他就赚了3万元。尝到甜头的吴建行随即扩大种植规模,2019年收入已突破18万元,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通过龙头带动,实现了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了产业扶贫。2019年,杨伟宇就扶持带动农户1610余户,其中贫困户510余户,种植面积2000亩,亩均收入达9000余元,全县黄秋葵产业给农民带来8000万元的收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贫困户脱贫的主要产业。

优良品种“保研7号”。记者 沙晓峰摄

选准一个人 带富一个村

11月2日晚上8点多,正在出差的林维开始在微信工作群里处理三道镇的有关事务,同时还将特色农产品在朋友圈里推送了一波。

林维有两个职务,一个是保亭南黎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有一个是三道镇挂职的科技副镇长。她有一个梦想,想通过互联网把黎族文化和农产品走出去。

“镇上有两个5A景区,为了留住游客在这里过夜,所以我就想到了做民宿,让游客了解我们的黎族文化,参与我们的黎族生活体验。同时能带动农户就业,然后用自己闲置的房子做成民宿,增加收入。”林维表示。

自2014年返乡创业的她,一心扎根农村基层一线,通过挖掘本地农产品,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2020年被评为“南海乡土人才”。今年3月,她又被任命为三道镇挂职科技副镇长。林维表示,将联合本土青年继续用心打造本土品牌,打造增收致富特色产业,通过科技帮扶加快贫困山区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带动当地农民走上增收奔康路。

让人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几年来,保亭全方位提升人才“一站式”服务水平,狠抓人才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各项人才优惠政策的落地落实,积极做好各类专家人才团结凝聚工作。与此同时,统筹做好人才宣传工作,在全县努力营造尊才爱才识才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波隆”,是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当地黎语,他经常用这句话和村民们打招呼。

前不久,陈国东的槟榔谷非遗旅游团队入选海南省旅游人才类“人才团队”,他本人也入选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南海乡土人才”。

这些年,在陈国东及其团队的带领下,槟榔谷黎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旅游带扶贫,让上、下甘什村119户村民吃上旅游饭,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乡村振兴,人才是重要资源!”据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县委人才发展局局长李锦权介绍,自2018年以来,保亭已在全县推荐21人入选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计划,他们在各自行业中立标杆、树榜样,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