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鸟类朋友圈来了“新伙伴” 首次监测到草鹭、白骨顶到访

来源:南海网

时间:2021-03-26

作者:谭琦 陈红

编辑:符莲珠

细长的脖子、纤长的腿、尖且长的喙……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护林员万林芬从望远镜里观测到一只在三亚从来没见过的鸟。3月25日,在海棠湾红龙路旁的湿地旁,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首次监测到草鹭到访三亚。

在此之前,这片湿地还首次监测到20多只白骨顶现身,罕见的白眉秧鸡也在此栖息停留。近年来三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好的生境吸引了许多候鸟到访,大大丰富了三亚的生物多样性。

三亚观测到的白骨顶。摄影师爆爆熊 供图

草鹭首次做客三亚 或系迁移中觅食停留

在游客云集的海棠湾,位于红龙路旁的一块不起眼的湿地,却是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护林员万林芬心中的“宝地”,这里是许多候鸟在三亚的栖息地,她和符瑞祺、翁平三人常常到这里开展鸟类监测工作。

一只草鹭在三亚海棠湾红龙路旁的湿地里觅食。记者 沙晓峰摄

“这只鸟从来没见过,有点像草鹭。”3月25日,万林芬照例来到湿地旁开展鸟类监测工作,她在白鹭群中发现一只特别的鸟,这句话立即吸引了符瑞祺、翁平的注意。

“细长的脖子、纤长的腿和尖且长的喙。”万林芬的目光紧紧地跟随这只鸟,并迅速检索脑中常年积累的“鸟类资源库”,这和她在昌江和海口东寨港看到过的一样,长长的脖子上明显的黑色纹路让她确定:“这是草鹭!”万林芬很激动,这是她自2013年开展鸟类监测工作以来,三亚首次记录到草鹭的身影。

一只草鹭在三亚海棠湾红龙路旁的湿地里觅食。记者 沙晓峰摄

“草鹭喜欢生活在沼泽、水塘等芦苇比较多的地方,这些地方食物比较丰富,芦苇等水生植物可以帮助它很好地隐蔽起来。”万林芬介绍,草鹭的外形十分有辨识度,褐黄的羽色且脖子的中间有一条黑色的花斑纹路。“草鹭的身体形状像纺锤形,额头以及头顶的位置是蓝黑色,在后脑位置会有冠羽,就像一个小辫子。”万林芬说,草鹭经常会和苍鹭、白鹭生活在一个群落,在每年的3月份的繁殖期时,会进行群体的迁移。

万林芬猜测,此次在三亚监测到单只草鹭,有可能是迁移过程中的短暂停留觅食,也可能是掉队落单,有待继续观测。

一只白骨顶在三亚海棠湾红龙路旁的湿地里觅食。记者 沙晓峰摄

三亚观测到的白骨顶。摄影师爆爆熊 供图

20余只白骨顶现身 或在三亚过冬繁殖

这片湿地常常给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护林员带来许多惊喜。3月4日,符瑞祺也首次监测到白骨顶“光临”三亚。

最开始,符瑞祺是在观鸟群中发现有摄影爱好者在三亚拍摄到白骨顶。“2月28日发现后,我们也连续几天到湿地进行监测。”直到3月4日,符瑞祺一行人才通过长筒望远镜监测到白骨顶的踪迹。“4号当天,我们发现最少有19只,连续的监测后,发现这群白骨顶最少有22只。”符瑞祺介绍道,白骨顶是秧鸡科,身体的羽毛是暗灰黑色,额头和尖尖的嘴是白色。

三亚观测到的白骨顶。摄影师爆爆熊 供图

记者从望远镜里看到,黑色的白骨顶在湿地间水体的芦苇间穿梭,入水前向前踱步的样子像孩童学步,游起来晃动着身体,看起来十分俏皮。“白骨顶擅长游泳和潜水,一天的大部时间几乎都在水中。”符瑞祺介绍道,白骨顶主要以水中的小型鱼虾和植物嫩芽为食物,遇有敌害能较长时间潜水或迅速起飞。

“这也是三亚首次记录到白骨顶到访。”符瑞祺说,白骨顶是候鸟,在繁殖期常常成群迁徙活动,他们推断海棠湾的该片湿地拥有丰富的食物和水生植物,是良好的栖息地,故白骨顶选择在此过冬繁殖。

一只白鹭从一只草鹭的头顶上飞过。记者 沙晓峰摄

候鸟频频到访 丰富三亚生物多样性

2013年,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成立候鸟监测小组,开展鸟类迁徙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迁徙,三亚正好处于迁徙带上,每年都有许多候鸟到访。”翁平从事鸟类监测工作已经有近9年的时间了,受益于多年的巡护经验和省内外学习培训的机会,基本上三亚可能会出现的鸟类,他一眼就能认出来。

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护林员符瑞祺(左)、翁平(右)在观测湿地里的鸟儿。记者 沙晓峰摄

“白胸苦恶鸟的声音是‘咕阿’、小白鹭的叫声像孩子的哭声、褐柳莺的声音像是敲击鹅卵石。”翁平说,近年来,三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退林还湿、退塘还湿工作的开展,让候鸟有了更多的栖息地,越来越多鸟类“新伙伴”到访三亚。据统计,3月23日在海棠湾的湿地上,就有监测到白骨顶、黑水鸡、小僻鹈、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褐翅鸦鹃、牛背鹭、黑卷尾、金眶鸻、环颈鸻、林鹬、普通燕鸻、珠颈斑鸠、草鹬、白眉鸭等16种鸟类。

充足的食物、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候鸟南迁途中‘加油站’的必备条件,也是更多候鸟愿意留下来的主要原因。”翁平认为,候鸟频频到访三亚,也大大地丰富了三亚的生物多样性。翁平也呼吁,普通市民保护候鸟迁徙的最好做法就是远观而不打扰,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让三亚的水更清、山更绿,让更多的鸟类在三亚“安家”。

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 护林员万林芬(中)、符瑞祺(右)、翁平(左)在观看拍摄的画面。记者 沙晓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