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三亚博后村一民宿内拍照打卡。本报记者 封烁 摄
冬日,三亚暖阳高照,游人如织。在吉阳区博后村COCOBAY(椰林湾)精品民宿,椰林、船屋、泳池等场景充满浓浓的度假风,有的住客在阳台上悠闲对饮;有的住客则在专业摄影师的指导下调整姿势,期待拍出几张惊艳朋友圈的照片。
目前在博后村,像“椰林湾”这样的精品民宿已发展到44家,房间总数达到1300间。不到两年时间,这个黎族村落已“蹿红”为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
椰林湾精品民宿掩映在椰林之中,环境幽静,风格明丽时尚。去年,外地民宿投资者赵金民与几位朋友共同出资900多万元,将当地民居改造成这间特色精品民宿,迅速在网上走红。
“这家民宿最吸引我们的,就是随处都能拍出好看的照片。”游客白露说。
之所以将民宿开在博后村,赵金民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做生意,肯定要考虑盈利。而客流,是民宿盈利的关键因素。”赵金民直言,亚龙湾享誉中外,每年来亚龙湾旅游的游客不计其数,坐落于此的博后村具备发展精品高档民宿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在2017年之前,守着好位置的博后村却很少迎来游客。“过去,节假日时,去往亚龙湾景区和酒店的车能堵到村口,但是没有游客进村,村民只能在路边卖椰子赚点微薄收入。”博后村民宿协会秘书长谭中仙回忆说。
2016年,在广东打拼了10年的谭中仙嗅到商机,回到家乡后投入多年积蓄打造“海纳捷”民宿,成为村里最早办民宿的一批人。在谭中仙看来,只有游客进村住下来,才能带动餐饮、零售、游玩等产业发展,村民才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2017年,在博后村,以“海纳捷”“忆乡人”“远方有个村”为代表的几家民宿率先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博后村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五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乡村环境越来越宜居,政府对民宿的支持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这些都为民宿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星级酒店云集的亚龙湾,博后村民宿能够脱颖而出,一方面是相对于亚龙湾酒店价格实惠,另一方面则是游客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回归田园的放松、惬意以及‘家’的感觉。”谭中仙说。
外来投资者闻风而来,接踵而至。“朋泊乐”“宿约107”“莫言莫语”“木禾忆舍”等精品民宿相继建成营业,滨海风、北欧风、田园风、中式复古风以及网红ins风各具特色。“这群外来投资者,带来了民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推动博后村从‘农家乐’式民宿逐渐向精品民宿发展升级。”博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人达说。
“朋泊乐”老板张永平是福建人,从事旅游业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民宿的舒适度、安全卫生保障及文化品位有了更高的要求。每一间房,从装饰到用品我都是精挑细选的,只为给住客带来更舒适更美的感受。”张永平说。
近两年来,无论黄金周小长假期,还是寒暑期以及周末,博后村民宿都受到游客的热捧,有时一房难求。据统计,今年10月1日至8日,博后村累计接待人数2.3万余人次,民宿平均入住率91.49%,房间价格300元至1800元不等,累计旅游总收入1817万元。
民宿业的崛起和繁荣,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租金收入,也给村民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创业机会,村民们有的当起民宿老板,有的则当起店小二、服务员、夜摊摊主,收入节节攀升。
数据显示,2017年,博后村人均收入从前一年的9700元增长为16110元,到了2019年,这个数据达到24500多元。据悉,今年博后村人均收入将突破3万元。
博后村民宿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民宿的硬件设施达到高品质,但在服务精细化上略显不足;各民宿在内部特色的打造及文化氛围的营造上不遗余力,但外部配套产品包括餐饮娱乐的档次品味匹配不上,以致住客对民宿的感觉是“看起来很优雅、住着也舒服,但体验还欠丰满”;民宿主人更倾向于外来文化和时尚元素植入,但少有民宿潜心挖掘本地乡村文化并与之完美融合;一些民宿偏向精品酒店发展,成为精品酒店的“克隆版”,少了一点民宿的乡土味和人情味。
“亚龙湾博后村的民宿火了,但想要行稳致远持续红火下去,想要成为中外游客永远的‘诗与远方’,还需政府、投资者、村民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一位业内人士说。
今 日 要 闻
MORE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