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书写扶贫答卷 展龙华大爱之城温度

来源: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时间:2021-03-17

作者:

编辑:王彬涛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坚持把劳务协作作为解决贫困代际传承的重要抓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坚持完善受援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自2016年以来,龙华区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推进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对口帮扶和紫金县22个省定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广西河池市东兰、凤山县扶贫协作工作,并圆满完成各项帮扶工作任务。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真情书写扶贫答卷,谱写了新时代扶贫工作的壮丽篇章。

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龙华区交出了一张饱含汗水的圆满答卷:2020年12月底,紫金县22个省定贫困村1270户4526名贫困人口、东兰县90个贫困村6.6万名贫困人口、凤山县46个贫困村4.9万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东兰、凤山县于2020年5月9日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龙华区扶贫考核工作圆满完成。

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家门口的大车间,源源不断从绿色乡村运往城市的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多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龙华区深化党建引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使出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共建、产业帮扶、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大招,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龙华区用脑力尽财力花心力,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许多经典脱贫攻坚案例,获得国家、省、市的认可与鼓励。

党建促脱贫“三联”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证

案例

党员干部上线直播带货挂点结对点亮老人儿童“微心愿”

扶贫干部、“两新”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年轻的组工干部,在龙华区摇身一变成了扶贫产品的“带货主播”。他们将个人参与扶贫的经历或见闻与扶贫产品的介绍有机融合,或饱含深情,或诙谐幽默,为扶贫产品增添了鲜活的趣味。一场在壹深圳、抖音、腾讯看点等平台同步直播的“两新书记直通车”暨“我为扶贫产品代言”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吸引了超过67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间的网友大呼精彩,纷纷砸单。在龙华区,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前行助扶贫”主题党日活动,列出消费扶贫工作14项菜单,大力开展扶贫体验、直播带货等活动,开创“党政联动、党员带动、全民发动”消费扶贫新局面。

自开展对口帮扶以来,169个龙华区党组织的党员干部,与紫金县1278户相对贫困户,广西东兰、凤山县的1039个贫困户逐一结对,推进“一对一”“问需式”帮扶工作。区直机关党员认领并帮助点亮贫困村小朋友“微心愿”,向贫困老人赠送安心包、安心手册等,为老人儿童送去关心关爱。

成效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党建齐抓共管、部门联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5年多时间,龙华区肩负时代使命,以党建为引领,向脱贫攻坚战发起冲锋。

区领导多次赴贫困地区调研,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帮扶重点工作;100余名党员干部扎根一线,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各帮扶单位6000余人(次)到帮扶地区开展调研对接,确保各项帮扶举措有效落实。接收帮扶地区43名党政干部到龙华区挂职锻炼,组织500余名一线扶贫干部到深圳培训学习,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作风互鉴。深入开展“深企帮千村”行动,实施“紫东凤精准扶贫计划”,引导卡尔丹顿、梵思诺等200余家爱心企业和慈善组织参与扶贫工作,捐赠资金、物资1.27亿元,体现了龙华区大爱之城的温度和情怀。

充分发挥临时党总支、6个临时党支部和龙华区对口帮扶紫金指挥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交流、关心慰问活动,全面调动各帮扶单位、扶贫干部工作积极性。

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推进挂点联系、扶贫联合、党建联动,正是党建促脱贫的“三联”模式,为龙华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龙华区与帮扶地区携手并肩,用广大扶贫工作者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先锋本色。

将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案例

紫城工业园开启紫金“工业梦”东兰子母扶贫车间兼顾贫困户就业与生活

距离汕湛高速紫金西出口仅2公里处的紫城工业园,已经成为紫金县全新工业主战场。这个已经引入企业36家,实际投资额超128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00人的产业园区,是龙华区与紫金共同培育的“产业之花”,是紫金人民矢志不移追寻的“工业梦”开启的地方。

为强化产业共建,龙华区累计投入2.29亿元帮助建设紫城工业园、临江工业园,其中紫城工业园成为全省57个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唯一一个年内实现“园区获批、征地拆迁、基础建设、开园纳企、项目投产”的园区。除了资金支持外,龙华区将打造产业大区、强区,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带到了紫金,促紫金以紫城工业园为“战场”,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提速审批事项。目前,一个以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为主导的“三新”工业产业园正在崛起,帮助紫金县迎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计划投资额超亿元的广西东兰校园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成为广西东兰县向阳新城易地搬迁扶贫母车间的第一家入驻企业。而在泗孟乡、大同乡等10个易地扶贫拆迁安置点建成的10个乡镇级扶贫子车间,已累计引进企业12家,提供就业岗位509人。

“建立一个扶贫母车间,打造十个乡镇扶贫子车间,发展一百个村级集体及企业,培养一千个创业致富带头人,提供一万个就业岗位。”在东兰,龙华区精心打造的“一十百千万”产业帮扶工程,推动被帮扶地区产业快速发展。其中,让原材料多跑路、就业人员少跑腿,令东兰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的东兰易地搬迁扶贫车间模式作为广西粤桂扶贫协作唯一案例成功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联合拍摄的《中国向贫困宣战》纪录片,以及2020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广东省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培训班暨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的交流案例。

成效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龙华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投入3.2亿元推动建设紫金县紫城工业园、东兰龙华高科技产业园、龙华凤山双创产业园,引入超6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20亿元,提供近20000个就业岗位,实现帮扶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为激活脱贫“源动力”,拓宽增收致富路,龙华区帮助对口地区不断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有效构筑起以茶叶产业为主导,种养殖、投资收益分红为辅的长效脱贫格局。协助成立58个专业合作社,实施134个特色扶贫产业项目,试点发展智能化“深河养殖场”温氏鸡、牛油果等项目,推动入股县统筹光伏产业、临街商铺、小水电站等。有效带动贫困人口2000余人,贫困村收入年均增加40万元、贫困人口收入年均增加4000元,提升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续航能力。

将劳务协作作为重要抓手促贫困人口增收就业

案例

龙凤就业+开启造血式扶贫新路子张莹莹让残疾人搭上“致富车”

在龙华区主动靠前服务,链接整合东兰、凤山,以及龙华区三地人社部门、技术学校等多方面力量,着力打造的3个就业扶贫基地中,2018年凤山诞生的“龙凤就业+”,经过几年发展已日趋成熟。

“龙凤就业+”全称龙华对口支援就业促进服务中心,是龙华区和凤山、东兰合作实施的国内第一个驻点当地的就业帮扶服务项目。其拥有“一中心、三平台、八功能”,扎根凤山,辐射东兰,以“立足乡村、城乡互动、多元参与、促进发展”为服务理念,旨在利用社工专业手段推动传统粗放型、救济式扶贫向精准性、增能型扶贫转化,倡导就业新理念,开创就业新渠道。

为了让残疾人也能全面发展、共同富裕,龙华区邀请“全国自强模范”张莹莹为学员授课,改变参训学员“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树立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观念。结合残疾人身心状况,定制化开展计算机基础、视频编辑美化、电子商务云客服等课程培训,共培训学员69人,其中52人通过上岗考试,41人实现就业,熟练学员月收入已达1500元。

成效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在东兰和凤山,龙华区坚持把劳务协作作为解决贫困代际传承的重要抓手,创新构建前后方“1+3”就业扶贫新模式,在后方,打造“龙华就业第一站”;在前方,打造“龙凤就业+”就业促进服务中心、东兰培训就业扶贫基地、凤山县老乡家园就业扶贫基地,走出了一条造血式、长效化的就业扶贫新路子。

截至2020年,累计开展各类招聘会近百场,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帮助6500余人实现就业;开展民工技能提升、“两后生”职业指导等各类培训,累计服务6700余人;疫情期间输送返岗民工近1000人,相关做法获国务院扶贫办、广东省扶贫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肯定。

在紫金,则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外出务工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养殖种植技术指导,累计培训贫困人口121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39个,帮助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组织深圳企业到紫金县开展招聘活动,帮助1235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创新消费扶贫工作“1+1+6+N”模式稳定脱贫不返贫

案例

打造消费扶贫特色街区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

在龙华区广场沿河路与翠幽路交会处文澜苑小区首层,有一条200米左右的商业街,这里聚集了爱心扶贫超市、紫金客家餐厅等10余家商铺,是全市首个集购物、美食、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消费扶贫特色街区,也是龙华区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的又一生动实践。

消费扶贫特色街区中,爱心扶贫超市承接来自广西东兰、河源紫金、贵州毕节、哈尔滨等对口帮扶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和江西、新疆喀什、四川巫山等地的特色扶贫产品展示、推介和销售业务。截至去年12月中旬,爱心扶贫超市销售额达2000万元,带动贫困户2000多户。而消费扶贫餐饮店各具特色,既有充满客家风味的紫金美食,又有极具广西民族特色的东兰、凤山风味,还有云贵生态美味和哈尔滨烤吧。

街区中4家爱心扶贫餐厅以龙华区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畜牧产品为原材料,优先聘用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并专门为帮扶地区来深求学的学子们提供实习机会,通过特聘名师指导特色烹饪技艺,提高就业技能和竞争力。餐厅还将拿出营收额的1%捐赠给龙华区对口扶贫地区,联合建立了带贫脱贫长效机制。

成效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既要消除贫困存量,又要防止贫困增量,稳定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龙华区创新消费扶贫工作的“1+1+6+N”模式,建成了全市首个消费扶贫特色街区,开设6个消费扶贫分店、N个消费扶贫专柜和线上商城,方便市民网民随时随地参与消费扶贫;协助建设紫金县电商中心、东兰消费扶贫展示中心、凤山县电商服务中心、社区聚善空间等,提升帮扶地区农副产品输出能力,紫金县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邀请奥运女排冠军赵蕊蕊担任“紫金蝉茶”形象代言人,帮助紫金县获评“中国茶叶百强县”;东兰山泉、凤山寿源核桃鸡获“圳品”认定,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020年,龙华区发动机关单位、企业商会、爱心人士采购消费扶贫产品金额超5600万元,促进100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坚持脱贫“四不摘”

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5年多时间里,龙华区明确党建、文化、教育、医疗、就业、基础设施、产业、消费扶贫8个方向具体帮扶举措,坚持脑力、脚力、财力、心力“四力”齐发,携手帮扶地区实现脱贫目标。

新时代践行新使命,龙华区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动各项帮扶工作继续走在前列,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龙华区将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推进党建联动,帮助对口地区培养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发展后劲;健全防止返贫机制,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进行谋划部署,会同帮扶地区政府单位和帮扶干部,对帮扶地区进行再摸底再调研,结合对口地区实际情况谋划制定相关帮扶工作规划;持续推进产业扶贫,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摆脱发展困境;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推动更多优质农副产品走向深圳乃至大湾区市场。引导企事业单位、爱心企业、市民网民积极采购消费扶贫产品,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强化帮扶资金监管,提升社会帮扶资金使用透明度,切实做到让爱心放心、使善款善用;推进“数字城市”共建,探索“区块链+帮扶”在政务服务、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等多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