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今天发布第11批8项制度创新案例!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1-02-07

作者:梁振君

编辑:李星仪

财政预算全省一体化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省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十六个税(费)种“一次填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2月7日上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一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8项制度创新案例向社会发布。

除却上述3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余5项创新案例包括:国际运输船舶出口退税税库联动先退后审,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检验监管,涉海旅游“一船一码”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治理新模式,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评估审批“三统一、三同步”,融合式、嵌入式、穿透式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

此次发布的8项制度创新案例,有多项带有“率先”“首创”的色彩。其中,海南是率先实现财政预算全省一体化管理的省份,纵向直达乡镇,横向互联互通财政和有关部门,实现财政数据大集中管理和融合,创新了预算管理模式,被财政部采纳并向全国复制推广;在全国率先实现“集成申报表+综合申报表+两个所得税申报”极简申报体系,纳税人只需2类申报表即可完成16个税(费)种的纳税申报,大幅降低了纳税次数和办税成本;在全国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省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打通了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县纵横向审批壁垒,形成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首创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评估审批“三统一、三同步”新模式,创造性地将项目评估审批由“单个考虑、分散遴选、串联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造提升成“整体研究、集中遴选、并联推进”的全新模式,是推进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的创新举措;在全国首创同行业同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穿透式”审计新模式,破解传统经济责任审计孤立、分散、不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的难题,被国家审计署采纳。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王磊透露,我省正组织相关部门和市县对已发布的前10批制度创新案例进行跟踪评价,让企业和群众打分,检验制度创新是否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的获得感。根据初步评价,一批制度创新取得显著效果。比如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的实施,破解了企业注册登记难题,催生大量市场主体落户海南。目前海南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20万户。此外,社保关系转移“一次申请、全程代办”,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增值税发票申领“白名单”制度等多项创新也取得显著成效。其余已发布的数十项制度创新效果正在跟踪评估中,实施成效将适时向社会通报。

截至目前,我省共发布111项制度创新案例。多项制度创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动力。

一、财政预算全省一体化管理

建立储备机制实行支出项目化管理

对所有支出都实施项目化管理,以项目方式编制所有支出预算。项目从设立到结项、从编制到执行和决算的全流程信息均反馈到项目库,支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相结合,让单位少跑路、信息多跑路。建立工资项与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关联关系,自动形成人员类项目预算和公用经费项目预算。

搭建管理闭环实现动态跟踪反馈

各预算管理业务环节以项目库中的预算项目为基本管理单元,各业务环节紧密衔接,形成管理闭环,实现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管理的管理流程一体化。

构建四级项目库实现全省统建统管

坚持“全省一盘棋”,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项目库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率先在全国按“数据大集中、业务一体化”模式提供统一系统支撑,参照目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运行市场价格,可节约建设成本约1亿元,每年节约预算管理运行成本67%以上。

财政部以海南预算管理一体化为基础,制定出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V1.0》《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实用教程》,将海南创新做法向全国复制推广。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省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

打造统一审批体系,“集成办”“并联办”“承诺办”

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形成一体化的审批监管方式。制定一套统一的审批管理制度,各市县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由近100项压缩为67项,申报材料压缩至596项、减少32%。

打造统一审批标准,“规范办”“透明办”“快速办”

实行“清单之外无事项”,全面精简清理从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服务事项。实行“标准之外无要求”,率先在全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行“流程之外无审批”,通过标准化审批,将全流程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0多个工作日分别压减为86、70、54、28个工作日。

打造统一信息平台,“线上办”“一门办”“码上办”

首创“三级工程码”信息化管理。实行项目全流程“码上办”“码上查”“码上跟踪”。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张网”,避免“重复报”和“反复跑”。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入口,形成“一门”网办。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100%可查询,事项数量、审批耗时等信息可实时跟踪掌握。

三、十六个税(费)种“一次填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

双管齐下,大幅精简申报表和数据项

以数据要素驱动申报表整合。利用财行税税种税制原理的一致性,实现10个税种一张综合申报表申报,将原来16张税(费)种的主表降到了2张,每年纳税人可减少申报次数188.66万次,减少比例达到71.24%,全省有30.22万户纳税人可利用“六税合一”申报表实现集成申报,覆盖所有企业纳税人;12.73万户纳税人可通过“十税合一”申报表进行申报,大幅缩短申报时间。

聚焦减负,重构优化申报纳税流程

全面实现集成申报表智能预填,自动生成集成申报表。纳税人一键提交即可完成申报,无需手工填写。通过一表高效集成整合数据,提升了申报准确性。仅2020年12月,16个税(费)种当期准期申报户次同比增加了14950户次;逾期申报户次比去年同期减少781户次,逾期申报率下降0.6个百分点。

注重便利,灵活设定申报方式

以纳税人为中心设计表式和系统功能,操作简便一目了然,全面提升纳税人办税体验。同时,单独设置了减免税附表,汇总展示纳税人当期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减免税情况。税费优惠申报更加便利,仅2020年12月申报的税费优惠就达9.76亿元。

四、国际运输船舶出口退税税库联动先退后审

税库联动、当日到账

联合国家金库洋浦支库(代理)共商共定共享先退后审企业名单。通过先退后审和税库联动模式,一日内退还本地生产燃料油缴纳的增值税,可有效减少航运燃料油成本,节省船舶经营成本约30%,鼓励航运公司在洋浦港集拼中转沿海港口运往东南亚的零散货物,推动开通更多的内外贸航线。

无纸化申报、不见面审批

享受海南自贸港退税新政企业出口退税实行无纸化申报、不见面审批。在退税审核环节上做减法,前期审核简化,后期审查严谨,企业退税搭上“直通车”。在服务上极致优化,新办企业法定退税办结时限为15个工作日,通过先退后审和税库联动,实现当日办结、当日到账,加速企业资金回流。

事后审核、先退后审

税务机关通过出口退税审核系统对企业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各岗位和部门结合审核结果,只进行数据逻辑性检查,未发现问题的直接审核通过。税务机关聚焦事后审核,不定期抽查。通过该模式,一日内将企业购买船舶缴纳的增值税退还企业,提升“中国洋浦港”船舶集聚力度。

专人专岗、限时办结

税务机关从受理企业申报到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在一天内完成。税务机关和国家金库洋浦支库(代理)部门协同配合,成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团队,专人专岗为企业提供退(免)税申报预约、政策答疑、申报系统操作辅导等服务。

五、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检验监管

优化合格评定流程、创新品质检验模式

破解出口成品油流转速度慢、通关环节时间长、成本高等难题,推动成品油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出口成品油“风险评估+周期抽样+合格保证”的合格评定模式,出口每批货物节省时间约1.5天(包含抽样、实验室检测),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每月节省运输成本75万元,节省船舶滞期费13万元/船。截至目前,总计已为企业节省运输成本573万元,节省滞期费用约200万元。

优化监管手段、创新重量鉴定模式

利用目前精确度级别最高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精确级别千分之一点五)对非保税港区出口的高粘度油种燃料油实施检验监管,重量鉴定环节时间减少至原来的十分之一,为实现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提供保障。重量鉴定由现场作业模式改为在线监管模式,每批成品油通关现场总体作业时间由3天降低至1.5天。截至目前,总计出口180批次,累计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270天。

优化监管程序、创新出口验放模式

经风险评估,对符合条件的出口成品油,企业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和出口产品合格承诺报关,海关抽样后先予以放行,企业可以立即开展装船环节的工作,同步实施重量鉴定。企业能够根据国内外成品油市场波动及时调整出口计划,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油品市场竞争。截至目前,总计为企业扩大出口产能93万吨,每月扩大出口产能9.5万吨。

六、涉海旅游“一船一码”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治理新模式

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实行游艇等涉客船舶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开发跨部门的监管信息共享应用系统,为涉海旅游监管部门非现场协同管控提供实时数据支撑,形成“一体化协同管控”合力,为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构筑底层数据支撑。

全方位、全领域、全天候无感非接触式精准监督,实行涉海旅游“一船一码”非现场智慧监管

对在三亚市水域停泊、航行或营运的游艇等各类涉客船舶实施“一船一码”的“互联网+”监管制度。全域推行非现场监管制度,确保游艇等涉海旅游船舶综合监管工作和行业发展的高质量运行。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动态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涉海旅游“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同时,还为三亚市每年超过1500万人次海上游客搭建“信息获取、评价和投诉”的沟通桥梁,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游客、船方和监管部门随时扫、随时查、随时评,实行即时互动、即时互联、即时监督的共管共治

通过开发具有唯一属性“二维码”监管程序,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船舶的关联信息和应用场景,让船方、船员、游客和监管部门等各方可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扫描,即时查询船舶、船员、营运、信用、监管等数据信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为游客提供参与式互动消费体验,打造规范、高效、透明、优质的涉海旅游营商环境。

七、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评估审批“三统一、三同步”

合并评审同区域、同规划、同类型的重大项目首创政府投资重大项目

评估审批“三统一、三同步”新模式,将多个项目、多个报告的多次遴选合并成一次,优化了遴选环节和流程,大幅节约了时间成本。对于全省统一部署和谋划建设的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按照同区域、同规划、同类型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类后,将部分项目合并打包并遴选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评审。

统一遴选高水平工程咨询单位打包评审重大项目创新项目

评审机制,将同类项目统一公开遴选,经专家评审后择优选定一家综合实力强、资信等级高、工作业绩好的工程咨询单位,集中承担多个报告评审工作。创新模式下将多个项目、多个报告整体打包后,标的总额大幅提高,吸引国内更多有实力的咨询单位参与竞争。

同步推进多个项目多个报告的评估审批工作

投资主管部门会同项目业主、工程咨询单位同步考虑多个项目之间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同步推进各个项目评审工作。工程咨询单位全过程参与项目评审,深度介入和严格把关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规范和标准,多方互动提高报告质量,减少后续的修改和评审时间。

八、融合式、嵌入式、穿透式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

创设“穿透式”审计模式,实施省和市县上下联动同步审计

根据业务需要配备各类专业人员组成审计组,采取统一方案、统一实施、统一定性、统一处理、统一报告的方式,强化对市县审计的管理和指导,做到靶向发力,精准审计,深挖深查案件线索。对领导干部群体多维度同步画像,查找共性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制度的建议,促进了同行业同系统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创建“大数据”审计机制,实施“部门+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化审计

利用全省财政数据全贯通的优势和社会信用体系,对部门年度预算执行、重大决策事项、资金拨付和使用绩效、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创新上下联审机制,更清晰地反映从省政府部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审批、资金分配管理到市县部门政策执行、项目建设投用、资金使用绩效等全过程的状况,盯住政策、项目、资金一跟到底

突出“三度一廉”,实现审计事项一张清单审到底

结合同行业同系统不同市县的实际,确定审计共性事项和个性事项,实行“审计事项清单”和“联动事项核查清单”现场管理制度,实现一张清单审到底。

此项制度创新被国家审计署采纳,并在全国审计工作高级研讨班上作专题经验介绍;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讯》向全国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