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当先锋——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驻村第一书记万南生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9-18

作者:许媛媛 孙勇

编辑:蓝敏涛

中国网讯 “我们村作为“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村,在驻村第一书记万南生带领驻村工作队的精心扶贫下,发生很大变化,贫困村退出了,软弱涣散村摘帽了,村道庭院美了,交通方便了,种植槟榔、橡胶、水稻,林下养殖黑猪、黄牛、土鸡等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了……”定安县龙门镇红花岭村党支部书记陈正绵夸起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驻村第一书记万南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严格落实中共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优势,倾心尽力助力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万南生团结带领驻村工作队,先后对定安县龙门镇红花岭村委会下辖的6个自然村和11个经济社进行重点扶贫,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红花岭村农业产业发展。该村旧貌换新颜,一批批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愈加坚定。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奏响脱贫攻坚乐章

党的十九大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系统推进,这让乡村振兴路径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方向更明确。

驻村第一书记万南生争取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支持,开展“以购代捐”扶贫消费现场购买活动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省委、省政府的扶贫动员令一经发出,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万南生闻令而行,毫不犹豫的背起行囊,一头扎进经济困难的红花岭村,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的伟大洪流中。

唯奋斗过,才知不易。翻开光阴的相册,万南生深知红花岭村从贫困村的出列,每一个脱贫人口数字增加的艰辛。作为参与者,他能体会到在鏖战中汗水的流淌和泪水的奔涌,也体味到亲身践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的幸福和荣光。万南生把加强党的建设,解决红花岭村党支部软弱涣散问题,提升支部组织力,探索乡村善治的长效机制,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突出抓好党支部书记、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用科技人才队伍“三支”建设。他认真履职尽责,积极给村两委干部争取多种交流学习机会。先后4次组织村书记参加学习培训,5次组织两委干部参加镇、县和省组织的扶贫培训班,逐步提升三支队伍的领导决策、统筹规划和带头致富能力。培养确定3名积极分子为重点发展对象,以加强村委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多措并举推动红花岭村党支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紧紧抓住一帮人,通过集中学、谈体会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村党员、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精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及党章和党内法规、省委七届历次全会精神等重点内容,撰写心得体会70余篇。

万南生组织村书记和两委党员干部参加镇、县和省组织的扶贫培训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临高参观临高角革命教育基地和澄迈县罗驿村美丽乡村参观见学,开阔视野、认清差距、理清思路,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通过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指导村党支部结合治理“懒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健全“三会一课”活动,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5次,达到规范支部组织生活的目的。健全以村务监督为重点的乡村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凝心聚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走村入户摸清村情 精准施策助力脱贫

“红花岭村委会下辖红花岭、干塘、放园、古井、石公园、里傲6个自然村、11个经济社,户数298户,人口1316人,全村共有贫困户70户,303人;低保27户 6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11户 31人,档外低保16户 30人;农村特困供养13户13人,其中特困贫困户3户3人,档外特困10户10;残疾人31人,其中残疾贫困人员19人。全村耕地面积2130亩,……”说起红花岭村的村情,万南生如数家珍。

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驻村第一书记万南生(左一)与同事认真研究制定扶贫工作方案

从2019年被委派到红花岭村驻村扶贫以来,万南生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走遍了红花岭村的山山峁峁,对村里所有的村民进行了走访,摸清了贫困户的情况和致贫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精准扶贫必须要摸清情况,对症下药,这是最根本的。”

万南生吃住在村,走村串户,结合回头看、大比武活动,带领帮扶责任人和村两委干部深入调查研究,走访298户全面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准确掌握致贫原因和实际困难需要,细化完善建档立卡资料和精准脱贫开展情况,整理扶贫信息材料上1000余份,实现脱贫工作信息制度化、系统化、信息化。

在挨家挨户的“唠嗑”过程中,万南生深入了解村情和贫困户情况,一个中长期扶贫计划在他们脑海中慢慢成形。为了让计划尽快落地,他带领驻村工作队没日没夜开始忙活。“耕地肥沃,光照良好,可以发展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动村民种植槟榔、橡胶、水稻,养殖业黑猪、黄牛、土鸡。自然村之间公路不通,全村贫困户占比重,且这些贫困户缺资金缺劳力,脱贫难度大。”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他一点点想措施,一步步想办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力度,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精心部署,全面统筹谋划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万南生组织红花岭村“两委”干部聚焦全省开展的打赢脱贫攻坚大比武活动,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大局,把服务打赢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统筹谋划。每周召开一次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并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村贫困人口的退出等重要事件进行评议。利用村广播和宣传栏开展扶贫工作宣传,形成人人关心扶贫工作,人人重视扶贫工作的良好态势;在2020年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万南生闻“令”而动,逆“流”而行。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在壮大产业、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由于疫情期间返村人数日益增多,他和村干部并肩上阵,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白天,他逐户上门进行排查、发放传单,不断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对执意走亲串门或者外出访友的村民,索白苦口婆心,一遍遍耐心解释、用心劝阻;夜晚,坚守在村口的防控检查点,认真开展车辆信息登记、人员劝返、体温监测、消毒防护等工作。每天看到万南生在村里忙前忙后的身影,在微信群中收到一条条防疫的信息,村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群众不出门、不串门、不信谣、不传谣,形成了积极战“疫”的良好氛围。他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苦口婆心的劝说,换来了全村扶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整合资源,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健康发展。万南生倾心尽力当好“连心桥”,推动红花岭村加强与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合作,开展以购代捐活动,让工委与红花岭村形成购销互动。2019年工委在村购买农副产品30000多元,帮扶成效显著。利用政府扶贫资金20万元,扩大冷泉黑猪肉粽厂生产规模,并积极开拓市场,增加粽子销售量,2019年共销售粽子36万元,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创利近3万元。2020年在工委和省直机关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完成5万个粽子生产任务。继续扩大林下养鸡产业发展规模,2019年林下养殖阉鸡扩大到6000只,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创利约2万元。积极协调村两委干部配合帮扶责任人,在遵循贫困户意愿的情况下,根据贫困户家庭具体情况,认真逐户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确定好帮扶产业,并帮助贫困户选购帮扶物资。2019年共为56户贫困户购买黄牛、肥料等帮扶物资32.84万元,为9户档外低保户购买肥料等帮扶物资3.6万元,帮扶物资共计36.44万元。

精准帮扶,全面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万南生为确保适龄儿童全部上学,走村串户向村民宣传义务教育政策。2019年,红花岭村没有适龄儿童辍学,全年共为71名贫困学生申请教育帮扶补贴22.905万元;为做到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他协调政府出资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303人,档外低保、特困24户38人,残疾户6户6人,优抚对象6户6人,共106户353人代缴2020年新农合,每人250元,共计88250元,并配备一名签约服务医生。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住院治疗22人次、大病住院治疗15人次,档外低保人员慢性病住院治疗4人次、大病住院治疗14人次。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均达90%以上,慢性病报销比例均达80%以上;档外特困人员大病住院治疗10人次,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均达100%;2019年帮助9户村民进行危房改造。他积极协调县水务局,耗资近800万元,对红花岭、里敖等4个自然村的水塔进行重建,确保村民饮水安全。启动各类扶贫项目20余项,已提前完成红花岭村整村退贫,贫困户年人均收入10550元,贫困户发生率降至0,村集体经济收入与日俱增。

“一年大变样,两年换新颜,万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一刻也没闲着,他们的到来让我们村子发生了大变化,我们的生活现在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陈正锋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幸福。

谈起变化,万南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苦日子,知道其中的滋味,我们驻村扶贫队员和村民一起奋斗,目的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把‘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真正做到脱贫不返贫,脱贫能致富,致富能持久。”

“志智双扶”激励斗志 真情帮扶硕果累累

万南生感慨万千地说:“脱贫致富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一定要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吕勇向红花岭村村民了解肉鸡养殖情况

万南生坚持把贫困户的思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做,对“慵懒散”的贫困户,上门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摆事实沟通思想;对在生活上有困难、有负担的村民,把他们当作亲人,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想办法找出路。

贫困户陈正锋如今看着牛栏里的母黄牛、猪圈中的定安黑猪充满信心地说:“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还要加把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陈正锋今年57岁,家中4口人,属于贫困家庭。万南生多次与陈正锋促膝谈心,一起分析家庭现状、共同商讨如何发展家庭产业、研究制定家庭发展计划,明确家庭要脱贫致富,必须依靠现有条件,发展家庭种植与养殖业这个具体方向。他协调县扶贫办、镇政府、县工商联帮扶其家庭购买母黄牛、定安黑猪苗、槟榔苗等,鼓励、督促其一家做好家庭种植养殖业发展。陈正锋夫妻开始专注于家庭种植与养殖管理,精心做好槟榔园的管理。目前,家庭共种植槟榔有1200株,黄牛发展到7头、养殖母猪2头,其家庭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加,每年全家经济收入约90000元,其中产业发展收入人均8900元,两不愁三保障也得到落实,实现脱贫后家庭经济稳定发展,彻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被评为“脱贫之星”。

万南生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积极配合镇政府,开发和设立保洁员、水利管理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劳动力能力弱或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引导贫困户勤劳致富,增强了扶贫“造血”功能,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基础保障。

为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万南生入户遍访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农户227户,宣传扶贫政策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带领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经常入户宣传,帮助贫困户解决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利用每周一电视夜校平台和课后宣传学习,组织贫困户学习培训相互交流致富经验。张贴海报120张、横幅30条、扶贫宣传墙体喷绘7面等。加强法制教育和文明建设,协助村“两委”制定村规民约。为真正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实现村民自觉,万南生带领村两委紧扣定位,制定村规民约,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把原先照抄其他模板的村规民约重新修改制定,使现在的内容简单明白、容易操作,建立起村民自治长效的管理机制;建立红黑榜,开展“六治”活动,对符合“六治”条件的农户,逐户入户进行“六治”宣传教育,教育村民拒绝赌博、酗酒、不孝等不良行为,经多次教育仍不改进的,列入黑榜公布。万南生注重树立身边典型,倡导自立自强传统美德。2019年,挖掘叶长秀、陈正锋2名贫困户为脱贫之星,在村红榜进行宣传;组织开展“脱贫靠奋斗,致富感恩党”主题宣读教育活动,教育村贫困户勤务致富,摒弃“等、靠、要”思想。

万南生多措并举抓基础设施建设及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村新建道路12条共3.2公里,把各自然村全部连接起来,完善村里的断头路硬化,全方位方便群众出行。他从镇里协调资金8.6万元,解决里敖自然村多年未解决的排水问题。协调资金7万元,解决深情园15户50人的生活饮水问题。引进海南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34.50万元,参与红花岭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他注重抓好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移除陋习,建立村规民约,保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万元,对村域内主干道进行绿化;他解决向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申请筹措资金33万元,帮助红花岭村解决推进林下种植可可、咖啡等特色产业,村里无厕户改厕经费不足等问题迎刃而解。

挽住云河洗天青,物华又与岁华新。新时代的曙光已经照进中华大地,新标杆的印记已经刻在海南自贸港。与乡村振兴新梦想同行的驻村第一书记万南生,必将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成就者,他的生命价值也必将因此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