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3日获悉,重庆自贸试验区已获国务院支持设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这意味着,重庆成为又一个可以开展该业务的口岸,借此,重庆将积极引进全球创新医药产品。
设立背景 国务院53条深化改革新措施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5周年之际,国务院于2018年11月印发了《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53条“切口小、见效快”的深化改革创新措施,适用于重庆自贸试验区的有41条,其中“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铁路运邮”2条为重庆独有。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条都已被重庆国际物流园“承包”。
为什么是重庆?
平台企业携手 拉通产业链
《通知》批准重庆设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使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后第四个可进口首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药品和生物制品(疫苗类、血液制品类及血源筛查用诊断试剂)的城市。
之所以能够获得该权限,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与企业携手,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平台作用和口岸功能的体现。
几年前,重庆国际物流园与入驻企业重庆医药(集团)合作,利用重庆是全国18个医药进口口岸城市之一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利用中欧班列(重庆)运输完成首趟进口药品的测试,结束全国西部地区无直接进口药品的历史,并获得国外药品制造商认可。
在市商务委、市口岸物流办、重庆海关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重庆国际物流园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积极与重庆医药(集团)洽谈合作,希望后者能继续开展此类业务。同时与各相关部门衔接,从运输、通关等环节下手,优化进口药品的运输流程、通关效率、分销渠道等,确保进口药品顺利入渝且销售。
目前,园区已先后进口了3种海外畅销药品。同时与瑞典、法国、德国等国的多家领先药企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基于发展的迫切需求和良好前景,2017年,重庆国际物流园正式向国家提出申请,随着口岸基本条件的成熟,这才有了现在该口岸的落户。
后期运营 三个方面发力
“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需从多个角度来维护、运营好这个口岸。”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谷永红说,下一步,重庆国际物流园将从3个方面推动“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的建设。一是取经北上广,对标先进经验,并结合口岸实际进行改进创新;二是优化硬件基础,完善设施配套,比如在今年6月,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恒温库将投入使用,有利于进口药品的储存;三是引进更多医疗企业,并结合重庆及周边需求,打造适销对路的进口药品产业链。
今 日 要 闻
MORE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