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命名由来:一路向南问天阔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21-03-01

作者:蒙乐生

编辑:王彬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何等磅礴。海南也有一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向北入海的长河,但不叫北渡江而叫南渡江?对此,海南诗人征军吟咏“静静的南渡江的波流呀,蕴藏着父母们的泪雨……”为什么它“蕴藏着父母们的泪雨”?

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海口江东新区,于是,南渡江东岸掀起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新热潮。

俯瞰南渡江下游海口司马坡河段。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缘何命名“南渡江”

南渡江的命名不仅仅是地名学、民俗学的问题,而且也是历史学、民族学的话题。这条海南的母亲河原先并不叫南渡江,而是叫黎母水、黎母江、新安江、北冲溪(河)……

为什么同一条河流会有这么多迥然不同的名字?是什么时候这条海南的第一大河才命名南渡江?这一命名的历史依据又是什么?

查历代舆图,从西汉珠崖、儋耳二郡到东汉、三国朱崖州,从南朝的崖州到隋朝的珠崖郡,这些朝代的地图都没有标出江流名字。唐代岭南道崖州地图首次出现“舍城水”;宋朝广南西路琼州地图标名“黎母水”,元湖广行省乾宁安抚司地图标名“黎母江”。

翻阅海南现存最早志书《琼台志》,其中有二则南渡江资料。其一:“黎母水,《一统志》云:‘在府城东三里’”;其二:“南渡大江在县南十里顿林都,源自五指山流出,历临高、澄迈、定安三县境,沿流继会诸水至此入海。”《琼台志》成书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它对南渡江的记录与明代广东省琼州府地图的标注基本相同。《琼台志》是引用《一统志》记载关于“黎母水”的资料。那么,《一统志》又是那个年代的志书?

据郑吉雄先生《中国方志学的跨世纪展望》一文介绍:“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我国首次编纂《一统志》,凡5年而书成,共755卷,名为《大一统志》。尔后《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陆续重修,并易名为《大元大一统志》。”

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编修《大明一统志》,丘濬《拟进大明一统志》有“《大一统志》之述于元,泛而失实”的评论。很明显,《琼台志》所引用的《一统志》是明代编修的志书,它记载与元代湖广行省乾宁安抚司等地图对南渡江的标名基本相同。

南渡江得名始于明初,此前这条大江的叫法各不相同。清《雍正初修大清一统志》基本按照明代分段命名,即发源地白沙、儋州段叫黎母江;流经临高段叫大江,流经澄迈段叫新安江,流经定安段叫建江;流经琼山段“县南六十里为白石溪河,又东南十里为南渡江,又五里为博(北)冲河口”。尽管不同年代叫法不一,但最终还是统一名称叫“南渡江”。

海口市云龙镇境内的南渡江潭口渡口。海南日报记者张茂翻拍

从“南渡”到“南渡江”

地名学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它是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和文化结晶。查阅《琼台志》“津渡”条,其中有关于“南渡”“本利渡”“东岸渡”等津渡的记载:“南渡,在县南九里顿林都;本利渡,在县东南七里下东岸都;东岸渡,在县东八里东岸都。”此外,还有往来海口、文昌到嘉积之间的渡口“潭口渡”。

这是南渡江素负盛名的远年古渡,几处渡口都靠近府城。南渡津旁还有一个因渡口而得名的“南渡村”。因为村子傍近铁桥,现已改名为铁桥村。该村《谢氏族谱》记载:始祖谢景温于南宋时入琼,于此觅址立宅,历时七百多年,兄弟开枝散叶,遍布琼州各地。

为什么取名“南渡”呢?这与地名和社情密切相关,它离不开中国历史和海南历史,离不开移民史,意思是历代王朝因内外因素被迫迁向南方,等待时机,以图恢复。比如,晋朝的“永嘉南渡”,宋朝的“建炎南渡”。发生在两宋交替之时,康王赵构为躲避北边金朝军队南下的追击而一路奔逃。当年,尽管李纲反对议和,但还是被迫罢相并南渡琼州。

元朝“南渡”,明代“南渡”,日本侵华“南迁”,一路南来。《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云: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文天祥诗有“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不管是李纲《南渡次琼管》的独白,还是杨炎“生度鬼门关”的慨叹,都表示贬谪官员对“南渡”的恐慌和哀怨。那横陈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也一直诉说贬官南渡的苦难和难民南迁的历史,因而这条向北入海的江流便命名“南渡江”,以铭记南下历史。

贬官南渡,难民南迁,导致海南人口急剧变化。《海南百科全书》载:“宋元丰三年(1080年),全岛1.03万户,人口4.48万人;元天历二年(1342年),9.22万户,16.63万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29年),6.85万户,29.1万人,比元朝人口增长42.9%。”资料表明,宋、元、明三代,大量惊慌失措的灾民逃难觅宅,涌入海南,导致户籍人口迅速增长。

南渡江在澄迈境内被称作“新安江”。金江居士摄

赵与珞死守白沙津

南宋灭亡前夕,琼管安抚使赵与珞坚守南渡江出海口白沙津,与入侵元兵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战斗。这白沙津是历代水军据守的要塞,宋元时期曾设水军栅寨和水军镇作为水军练兵处和军事防御重地。作为宋末流亡政府的大后方,海南成为粮草军饷的重要来源。

祥兴元年(1278年)十一月,在硬攻无法奏效的情况下,马成旺使用卑鄙手段,收买旧部为内应,抓捕了赵与珞等抗元志士。被擒志士宁死不屈,对叛徒无耻行径厉声詈骂,竟然惨遭“车裂”,骂口不绝。

海南诗人王佐《咏赵与珞》诗云:“末路谁当国步艰,琼州节概似常山……使君忠义言难尽,只把哀辞滴泪删。”诗人在流泪,南渡江在流泪,陆秀夫含着泪抱着赵昺跳海,南宋残余部队和大量难民流着眼泪涌上海岛……然而,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早在西晋初年,一场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使数十万生灵命丧黄泉。其时,匈奴贵族刘渊、刘聪攻破洛阳、长安,俘虏晋怀帝、愍帝,灭晋战争导致“王公以下死者十余万人”。永嘉四年(310年)刘曜攻破洛阳,惊惶失措的难民大批南迁,史称“永嘉南渡”。

七十万北方仕女舍命南迁,洛阳大族也纷纷南渡,“洛阳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唐至德(756~758)以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诗人李白曾经慨叹:“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宋末元初,元末明初,一批又一批的官民南渡,不知多少难民泪洒南疆,亡命天涯。走投无路的难民踏上海岛,在海口浦短暂停歇后继续逃命。再往南走,前面一条水流湍急的江河拦断去路。这是什么河呢?逃难的人不知道,有人告诉说是黎母水,是黎母的眼泪。

天无绝人之路。一路南渡,逃难的人饥火烧肠,孩子声声哭喊,催人泪下,而眼前江流阻塞,欲济无舟,四顾茫然。于是,有人便把脚下的津渡叫“南渡”,而把这条阻断前路的河流称为南渡大江。当然,这是一种猜测,但却是一种符合理性的逻辑推断。

不然,为什么这条向北奔流入海的长河叫南渡江而不叫北渡江呢?为什么一度叫舍城水、北冲河、白沙河的名字没有得到广泛的文化认同而保留其名呢?这只能说明,南渡江是一条流淌着先民泪水的江,滔滔江流以这种方式铭记中原仕女一再南渡的苦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