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南“十三五” 建设发展成就丨海南重点改革迈出新步伐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1-12

作者:许媛媛 符莲珠

编辑:林子慧

前言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海南“十三五”发展历程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海南“十三五”期间最亮的一个亮点,最重的一个重点,也是海南“十三五”收官之年最大的一个成绩点和收获点。根据省委工作部署,海南从1月11日起连续组织12场主题为“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集中宣传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展望“十四五”发展蓝图,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效,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为今年省“两会”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网1月12日讯 1月12日上午,以“重点改革迈出新步伐”为主题的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海口举行。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厅长丁式江,省委政法委一级巡视员、省社管平台办公室主任马进,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明月,省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马万荣,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业侨等领导在会上重点介绍了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农垦体制改革、极简审批制度改革受到全国推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压茬推进等情况以及“十四五”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与重点工作等。

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成就

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经过5年来的改革,完成了省和市县总体规划、自由贸易港重点产业园区详细规划以及环岛旅游公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专项规划编制,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妥善处理了改革探索和依法推进的关系,建立了“多规合一”配套法规体系;重塑和优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行政审批流程,整合规划和用地用林用海等行政审批事项,在全国率先推进国土空间用途“多审合一”,创新实施“只转不征、只征不转、不转不征”等土地利用制度;依托“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先后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区专项督察、“两违”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规划督察,维护了规划严肃性。通过改革,锚固了全省生态安全屏障,保障了自由贸易港建设用地需求,提升了国土空间开发质量和效益,提高了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获得第一届“海南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并在全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进行通报,被选入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同时,“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于2018年获得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年度最佳实践奖。

会上介绍了“十四五”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与重点工作一是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落实“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以及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要求,完成省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和产业园区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修编)工作,优化全省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格局。

二是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推行“多规合一”背景下极简审批,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审批制度,探索推进以规划许可替代转用许可改革,推行农房报建“零跑腿”和逢建必报;建立常态化、实时化的规划督察机制和定期评估制度;依托全省“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实施“机器管规划”。

三是完善国土空间规划配套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修订《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等法规,研究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创新供地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缩减开工时间,建立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

农垦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业侨介绍,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后,海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全面完成中央“两个3年”和12项改革专项试点任务;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职能属地化、农用地管理规范化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成效突出,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三次量化考核中,海南农垦均名列第一,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也充分肯定了海南农垦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完成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任务

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成立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取消原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实体机构,妥善安置相关人员分流;全面完成农垦41家农场(所)转企改制,并相继成立二级产业集团,由此实现海南农垦体制机制的根本转换,彻底结束了海南农垦政企合一的历史。

二、完成“两个3年任务”

一是在全国首创设“居”模式,顺利完成社会职能移交。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政府通过设居,以委托授权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了农场移交的22大类106小项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是已全面完成垦区土地权籍调查,土地调查率为100%;土地发证面积为1034.87万亩,土地发证率99.3%。同时自选改革动作,解决农垦土地“三过”顽疾。强力推进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通过农用地清理,彻底破解了海南垦区农场土地管理粗放,租金过低、租期过长、面积过大的难题,清理后土地租金年收入较改革前增长超2倍。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以国有土地承包金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募集资金5.5亿元,土地证券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加速推进产业发展

一是多举措推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促进企业提质增效。2016年以来,分别开展“我为扭亏保盈做贡献”、“扭亏保盈决战年”、“保盈提升年”和“效益提升与合规年”活动,采取措施推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二是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八八战略”,将农垦打造成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王牌军。三是切实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率先完成省属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力实施“大气引才、大度容才、大方励才”的人才强垦战略。

企业经营效益显著提升。2015年农垦整体亏损12.5亿元。改革后的五年利润总额逐步上升。2020年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48.6亿元、利润总额6.84亿元。

集团资产总额增加。从2015年的约219亿元增长到目前的712亿元,增长225%。资产负债率从54%下降到38.15%。累计缴纳利税45.93亿元,集团主体信用达到AAA最高评级,整体实力、产业投融资能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职工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集团职工年人均工资由2016年的2.42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4.19万元,增长73%。五年来建设21423套保障性住房,实施垦区1860户归难侨危房改造,完成包括道路、饮水、医院在内的财政资金民生项目投资1.25亿元,逐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当然这些改革成效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界的朋友支持,在此我代表农垦集团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省极简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广

省委、省政府以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为契机,充分运用“多规合一”改革成果,自2016年开始在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博鳌乐城国家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生态软件园试行极简审批制度。极简审批改革就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基础上,通过特区立法,对相关审批事项进行取消、精简、优化和联合验收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快速落地。 

极简审批主要做法包括“规划代立项”、区域评估评审代替单个项目评估评审、“准入清单”和“项目技术评估”制度、告知承诺制、“联合验收”机制、“项目退出”机制。目前,全省已有12个园区推行特别极简审批制度。

一、大幅度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和联合验收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重点园区项目审批总体提速70%以上。

二、降低企业成本

通过规划代立项、区域评估评审取代单个项目评估评审,减少了企业编制可研报告费用和评估费用,节省了企业资金成本。

三、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改革,倒逼政府转变职能,使政府职能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审批层级和环节大为减少,投资便利后园区注册企业大幅提升。2020年海口江东新区新增注册企业4715个,海南生态软件园新增2227个,洋浦开发区新增1528个,同比增长翻一番。

推行极简审批改革以来,陆续接待了各地调研极简审批改革情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将告知承诺、区域评估代替单个评估和联合验收等做法在全国推广,广西、湖南等自贸区(开发区)也在开展极简审批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压茬推进

一、以完善工作制度为落脚点,打造营商环境“一盘棋”。设立了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各市县相应设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的推进机制、政企沟通机制和宣传反馈机制。

二、以制定实施行动计划为主线,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压茬推进。围绕制度创新,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当前能做和着手可做的改革事项,连续三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共推出100条改革举措,形成了商事登记“全省通办”、施工图审市场化和施工图“多审合一”等7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

三、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扩展涉企经营事项“实行告知承诺”范围,推进“承诺即入制”落地。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等五个方面制度创新。实行施工图“多审合一”,实现一个图审机构集中对外服务。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办事指南,所有登记事项去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兜底条款。实现电子税务局税费一体化申报便利服务。

四、以信息共享为核心,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数据供给能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企业设立、公积、社会保险、刻章、税务等环节集成化办理。统一全省工程建设信息平台,在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市政公用服务标准化、工程建设项目“三级编码”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项目建设、银行预约开户、外汇登记、签证办理等234项延伸服务。

五、以完善法治为基础,促进公平公正市场竞争。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三张清单”,以包容审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施行多元化解纠纷条例,确立了纠纷化解机制。实施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快速审理若干意见和企业破产案件程序指引,规范破产清算案件快速审理。

六、以全面评估为基准,促进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建立了以全省营商环境评估和改革举措落实情况评估为主要内容的评估制度,正逐步构建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国内外横向可比、具有自贸港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为发现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推进以评价促进改革优化提供基础支撑。

据行业部门初步统计,通过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压茬推进,全方位发力,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119万户,其中,企业44.24万户、个体户74.93万户;外商投资企业增长迅速,2020年全省新增外资企业1075户,尤其是2020年6月1日《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外资企业增长量是6月前的近9倍。

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初具实战能力

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社管平台)整合了全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管理、社会管理监管、口岸监管等多个系统,创新建设、综合应用雷达、光电等多种前端感知手段,汇聚融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从态势感知到大数据研判再到联勤联动高效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综合防控系。

一、构筑三道防控圈

在近海防控圈,运用海上浮台搭载的各种前端感知手段,对内与岸基雷达、光电相互配合,清除监管盲点;对外将部分重点区域监管范围向外延伸,对过往船只等海上目标进行跟踪监管。同时提供海域态势感知、海洋环境观测、海上综合通信及海域信息等方面服务。在岸线防控圈,建设岸线视频监控、环岛雷达、光电,基本实现岸线可视化监管全覆盖。整合使用全省无人机资源,强化感知手段的机动性,扩大监管范围。通过加装船载北斗终端,对全省“三无”船舶进行严格管控,防范走私、偷渡风险。在岛内防控圈,综合运用视频监控、卡口电子警察、人脸识别系统、无人机管控系统等,对岛内车辆、货物、人员、飞行器等情况进行监控,为打击违法犯罪、应急救援、重大活动安保等提供技术支撑。

二、综合应用三大功能

一是强化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监管。依托人脸识别手段,将人脸数据与人员系统存储的数据进行比对,主动识别、掌控进出岛人员基本情况。整合相关业务系统数据,通过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辐射探测设备等手段实行无感监控,综合全省各类物流数据,建立货物、承运人、货主、车主等方面的信息关联,对货物进行全维度监管。依托资金流信息监测平台,实现对进出岛“每一笔资金”全天候、实时性、交易级地精准监测;通过汇总统计开展宏观分析,全面把握资金流向和整体态势。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和综合服务功能。汇聚党政军警民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实现各系统资源共享、协同应用,为政府相关部门在综治、边海防、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社会治安、交通运输、应急救援、海关监管、出入境、信息安全监管等领域履行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依托社管平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对重点目标的实时监管,实现对各类矛盾风险的精确预测、精细预警、精准预防。

三是充分发挥统一指挥调度功能。建设社管平台指挥中心,与省、市县各级联勤联动单位和一线可视化指挥调度点位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预警指挥、联动处置体系。平台通过前端感知手段,对各类人、物、事进行感知、追踪,实时掌握社会动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同时依托预警模型,实时发现人员、船舶、车辆等个体异常情况,发出预警信息。平台指挥中心负责对预警信息进行分发处理,指令基层一线部门奔赴现场联动处置,实时跟踪并考核处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