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考论四川南充区域苏东坡文化遗存 苏学专家与南充在琼企业家共同研讨传承东坡文化助力自贸港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网海南

时间:2024-01-13

作者:彭冬雪

编辑:方乔禾

1月12日,2024年海南省南充商会新春团拜会在海口举行,邀请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作主题报告,梳理论证苏东坡行经南充区域的历史文化遗存,并出席“党的二十大政策解读对话沙龙”,与南充在琼企业家对话。

图为报告会现场

嘉祐元年(1056)三月,父亲苏洵带领苏轼、苏辙赴京赶考,出眉州,经成都,过阆中,走过“难于上青天”的古栈道,至宝鸡凤翔,两个月长途跋涉,东至长安。嘉祐二年(1057)四月,省试、殿试刚结束,喜悦之中,突然传来母亲程夫人离世讣告。轼、辙即侍父洵,急返眉山。行经路程史载不详。至嘉祐四年(1059)十月,离眉山,自成都、重庆至荆州,北上,多为陆路,过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平顶山,返回开封,未经南充。

李公羽介绍苏东坡三次经过南充的相关史料

治平三年(1066)四月,苏洵去世。苏轼与苏辙护送父亲灵柩归葬眉山,陆路不便,走黄河,入渭河,西至宝鸡,改入嘉陵江南下,行经南充,归眉山丁忧。熙宁元年(1068)十二月,除丧,轼辙兄弟仍由水路,走嘉陵江,过南充,前往京都开封。自此离别巴山蜀水,轼辙二人再也没有重返故乡。

南充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因古代地处充国南部得名,境内阆中古城景区闻名遐迩。南北纵穿市区的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古代川渝地区进入中原的必经水路。李公羽以《东坡文化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兼及南充东坡遗踪的考论与意义》为题,介绍苏东坡往返京都开封与故里眉山多次途经南充的史料、相关诗作、题写墨迹和现存景点,同时,介绍苏东坡在贬谪海南期间,思想、学术和意志达到生命顶峰的“儋州功业”。

南充“道台衙门”古建筑群内的“天鉴在兹”石碑

李公羽介绍:阆中古城内,保存有“道台衙门”古建筑群——川北道署。内有“天鉴在兹”石碑,四个大字是苏轼所书。三苏父子经过阆中进京都赶考时,苏轼伯父苏涣任阆州通判清正廉明为民谋利的政绩,在此地有口皆碑,成为轼辙兄弟楷模。传说东坡被贬时,挥毫写就“天鉴在兹”,后由门生刻制匾额、石碑,传世至今。如明镜一般的苍天,就在这里,“人在做,天在看”,寄托着苏轼自身清正、一世慎独的高风亮节。这里现为四川省政德教育基地。

李公羽在对话沙龙中强调:学习东坡文化,重在家国情怀

海南省南充商会同时举办“党的二十大政策解读对话沙龙”,邀请有关专家与南充在琼企业家对话。李公羽就增强家国情怀和文化产业意识,与南充在琼企业家对话交流,共同学习传承东坡文化,为自贸港建设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