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刚换了一个新肺的吴先生在感染科室的走廊自由轻松地活动着,术后恢复良好,精神焕发。当天,53岁的吴先生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康复出院。出院前,他激动地说:“我又重新活了一次!”
吴先生为海医二院医务人员送上锦旗
5年前患肺病来海南疗养 因为海南空气好
吴先生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5年前,因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他去医院检查,发现患有间质性肺炎。医生开了药后,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带着氧气瓶,永远在室内活动;二是建议他换个环境好、空气好的地方生活,有利于肺病康复,并向其推荐了海南。
“与其让爸爸一直和氧气瓶绑在一块,不如搏一搏。毕竟这是惟一的希望了。”吴先生的儿子说。2015年,吴先生来到海南,并在五指山市买了房,每年冬天都过来疗养。在海南生活期间,他感受到肺部症状有所缓解。
但是,2018年经历了几次感冒后,吴先生的呼吸困难症状更明显,被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这个北方大汉一天24小时都要靠吸氧维持,平时几乎都是躺在床上。
“我当时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完全没有生活质量可言,专家建议要做肺移植。”吴先生说道。
入院46天等来肺移植手术 “21床是吉祥床位”
5月30日,吴先生住进了海医二院呼吸内科,等待肺源。幸运的是,7月15日,广州出现了匹配的供体。海医二院器官移植科、呼吸内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组等科室做足准备,严阵以待。当天,吴先生进行了双肺移植手术。“手术进行了6小时20分,过程很顺利。”海医二院器官移植科蒋鸿涛主任表示。
7月16日凌晨2点,手术顺利结束,吴先生返回ICU病房。大家都说吴先生住的21床是吉祥床位,因为海南省第一例肺移植病人当初也是住在21床,这算是特别的缘分。
“想感谢的话太多了!这次肺移植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吴先生的妻子刘女士说,手术前,吴先生的生活起居基本由她照顾,看着丈夫每天剧烈地咳嗽,吃饭也不香,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丈夫重获新生,感谢海医二院的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术后15天康复出院 “出院后最想去钓鱼”
手术后,吴先生康复得很快,除了因为气管插管原因,嗓子比较沙哑,精神状态、活动能力都好了很多,自己走路没问题。7月31日,吴先生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并办理了出院手续。
“术后15天就能出院,康复速度堪称‘神速’,这个在全国都是比较少的。”海医二院呼吸内科陈兴峰医生表示,该医院的肺移植团队配合十分默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吴先生出现排异时,团队很快就将血药浓度调整到需要的状态。另外,海南空气中的耐药菌比较少,患者术后的感染也很快得到了控制。
经了解,肺移植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为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手术后非常容易出现的排异和感染是病患最大的生命威胁。
“肺移植患者围术期的管理更难,也是决定移植成败的关键。”陈兴峰医生说,这就要求医院有非常强大的移植基础,考验的是医院的综合实力。
提到出院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吴先生先生脱口而出,“我最想去钓鱼!”
自从患上肺炎,吴先生心心念念的外出垂钓心愿便一直无法实现。听了父亲的心愿,小吴笑着拍拍父亲的肩,“现在能出院了,您想去哪我们都去!”想到可以再次海钓,吴先生让爱人把家里所有的渔具都搬出来透透气。
出院前陈兴峰医生为吴先生查体
海南气候治疗独具特色 吸引众多患者来琼“养肺”
“海南的耐药菌比较少,这也是肺移植术后患者能够安全度过感染期的重要因素。”陈兴峰说,而海南的气候温和,温差小,空气优质等特点,也为肺移植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了有力助攻,海南的气候也确实非常适合做肺移植的康复疗养项目。
“在我们老家,也有肺和支气管不好的患者来到海南进行疗养。”刘女士表示,在五指山市也有一些像吴先生这样来“养肺”的人。
气候治疗,即利用有利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使身体康复的一种疗法。据专家介绍,海南冬季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对常见的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很多老人来海南养老过冬、旅居康养。
“因为气候优势,有许多岛外的肺部疾病患者会选择到海南养肺,来海医二院咨询肺移植的患者现在也有不少,在院登记等待肺源的也有三人。”陈兴峰还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患者,医院建立了微信群,指导患者用药和监测血药浓度;同时还开放绿色通道,为患者预约检测时间,优先抽血检测,尽可能满足移植术后患者对血药浓度监测的需求。
对此,海医二院院长、器官移植专家王毅教授表示,海南发展气候治疗独具特色,也有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海医二院又成功完成了一例双肺移植手术,为海南省今后肺移植的常规开展奠定了基础,终末期肺病患者在海南可实现养肺、移植、肺康复的全过程。
今 日 要 闻
MORE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