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羽:《赤壁赋》的三层意义——纪念《赤壁赋》问世940周年

来源:中国网海南

时间:2022-08-15

作者:

编辑:雷雅茜

《赤壁赋》是苏东坡贬谪黄州期间所作,时为神宗元丰五年(1082)阴历七月。问世迄今,940周年。

“乌台诗案”结束,苏轼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被贬湖北黄州,正式身份为“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在此之前,虽也时常不得志,不得意,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多地为官,均为有权的实职,而黄州的“团练副使”,却是虚职,而且“不得签书公事”——没有批阅文件的权力,极低的薪俸,折半计付,时常拖欠。生命中第一次实质性贬谪,且又不得不在正月初一离别京师,前往蛮荒江畔寂寥黄州。理想与现实,高官与罪臣,京都与偏远,繁华与孤寂,使苏轼面临前所未有的意志挑战。

两年半后,经历了城东坡地的开荒,草屋“雪堂”的落成,这个元丰五年(1082)已经成为他成功地从“苏轼”演化为“苏东坡”的分水岭。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一件生活小事,使他写下名动千古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七月十六日夜,月圆风清,东坡与客泛舟赤壁,嗣后作不朽篇章《赤壁赋》,随即又作《念奴娇》(大江东去);三个月后的十月十五日夜,复游赤壁,再作《后赤壁赋》。

由此,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毫无疑义地矗立起一座里程碑。

一、《赤壁赋》的文学审美意义

900多年来,关于《赤壁赋》的文学意义、审美价值,评说无数,正是汇入文学“苏海”中奔腾不息的重要源流。

苏轼与好友绵州武都山道士杨世昌,泛舟江流,欣赏夜色,饮酒作诗。杨世昌吹起洞箫,以至凄婉。山水美景,与客陶醉,不纠缠于宫廷旧事,不留意于政坛沉浮,由儒而道,由入世而出世,独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绝美景色,观月出东山,赏白露横江,把盏乐甚,扣舷而歌,果然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飘然之感。

苏东坡《赤壁赋》手迹(局部)

虽不关注当下政务时事,但却不忘千古风流人物。周郎赤壁,公瑾当年,孟德之困,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惊涛拍岸,大浪淘尽,沧海一粟,何其渺小。生命短暂,时空变迁,没有一成不变之事,没有亘古永恒之物。只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是我们听到的声音;进入眼帘便成为我们欣赏到的形色。获取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不会有枯竭之时。造物者恩赐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尽可以共享。

东坡文赋,十分长于写景抒情,说理结合,谈古论今,赋比兴的运用成效也前无古人。心情的变化,景色的渲染,在凄婉的箫声中达到极致,进而通过“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激起悲凉情绪。主客对话,从无尽江水,感怀人生短暂,却在对朋友的劝慰中,浮想联翩,生发文学家的审美情趣与哲学家的辩证思考。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中,东坡超然意识更为清晰,凄苦的现实融汇于自然的陶冶,心情欢愉,借酒畅言,不计人事喜悲,陶冶自然之美。天地豁然开朗,于是欣然入睡。

黄州期间,东坡诠注《易经》《书经》,已具相当规模。哲学家的理念与思维,已经使他观察世界、认识人生的能力与角度远远超出文学家的层次。文学审美,与审美的文学,在黄州赤壁,在特定的时空与具体的环境中,使他胸怀更加超脱,视野更加宽阔,思考更加前瞻,感悟更加深刻。江山水月,看似不同以往,但本质不变,仍是当年的江山水月。人事更替,各领风骚,但人类的文明进步永恒。如果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丝一毫也不能去获取;在无穷无尽的清风明月宝藏之中,共享快乐,感受幸福。这种审美思维,既超越前人,也超越自己。

《赤壁赋》骈散融汇,韵律变化,兼具诗歌和散文之特色,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经典之作,重于写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景情互鉴。描绘客观事物,爽朗通透又详略有致;抒发主观情感,缜密深壑又豁达畅快。既颂美,又讽喻,更哲思,将融古化今、借景抒情的横空凌驾,写作自然洒脱、指点千秋的文采飞扬,对嗣后赋、散文、诗词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

短短六百字中,使用、化用或创造出数十条成语,不仅表明苏轼“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学术天才,而且展示着《赤壁赋》近千年来传颂不息、众口铄金的影响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月明星稀、一世之雄、物各有主、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杯盘狼藉、东方既白、逝者如斯、沧海一粟、清风明月、一叶扁舟……

二、《赤壁赋》的社会政治意义

作为诞生于940年前的历史文献,作者自身没有设想或预想到对于后世社会政治会产生何等影响。作为一篇客观反映作者当时社会身份、文化理念、情怀思维的文学作品,情不自禁地展现了作者彼时彼刻的内心冲突和变化,记录了作者思想的复杂性,心情与理智的变化发展,也包括隐含着的思想碰撞与挣扎,标志着作者入世与出世理念的对决,甚至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的共同心理,以其前无古人的感染力,集中凝缩了历朝历代封建士大夫阶层中忧国忧民人士的文化心理、思想状态。

往事越千年。1988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宁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89年1月,他接受《安徽日报》记者采访时,从三个方面谈“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桥与路”、“行动至上”和“清廉从政”。习近平特别强调清廉从政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有了明确的工作方针、政策之后,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方针、政策是难以发挥作用的。我十分拥护党中央关于‘党政机关是否保持廉洁,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的论断。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永远为人民服务。所以,当干部的宗旨就是奉献,就是服务,要立足于理想,不要光图自己实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对党政干部的起码要求。那些利用手中掌握的某些权力去谋私、贪污受贿、鱼肉乡里则是我们所不齿的。当然,单是廉政还不够,还要有政绩,要能改变当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所以,我提倡‘为官一场,造福一方’。”

这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苏轼《赤壁赋》中“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一名句。

1989年1月,习近平同志接受《福建论坛》记者采访。记者提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廉洁的政治,廉洁的政治具体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就是党政干部的廉政问题,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习近平同志回答说:“党政机关是否保持廉洁,关系到党的存亡和人心的向背,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运。现在群众对廉政建设呼声很高。有四句话,我想可以作为警钟长鸣。第一句话,‘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想这是作为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第二句话,‘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这一条恐怕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国总统的收入远不如许多大实业家、大企业家,富裕的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的收入也肯定比我们各级官员要高。有所追求,必有所丧失。第三句话,‘寸心不昧,万法皆明’,贪污受贿,鱼肉乡民,这是党纪国法所不容的;第四句话,‘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当干部的宗旨就是奉献,利益问题上,‘拿来主义’要不得,不能图实惠,谋私利。”习近平同志再次引用《赤壁赋》中这一名句。

此后不久,1990年3月,习近平同志应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邀约撰写系列文章《从政杂谈》,共5篇。1992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收录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时,《从政杂谈》全文收入《摆脱贫困》一书。《从政杂谈》之三《为官四要》,分别提出“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在论述“为官之德”时,习近平同志又一次明确提出:“为官一场最起码应留个清名。持身必须以清廉为准则,凡利禄名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是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斗不可。当领导要以德服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分析原始社会酋长在氏族内部的权力特征时说,‘酋长在氏族内部的权力,是父亲般的、纯粹道德性质的’,它‘以自己的榜样来影响别人’。道德榜样的影响力不能忽视,现代领导人应更懂得这个道理。如果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习近平同志又一次引用《赤壁赋》中这一名句。

进入新时期,习近平同志还曾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提出过同样峻切的警思。现实中,少数干部总以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节”上疏于防范,认为吃几顿饭、喝几瓶酒、收点小东西无伤大雅,其结果往往是“小节不慎,大节难保”,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所以习近平同志不断强调,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赤壁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取精用宏、化古为今、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深刻的理念与思维,也为我们以科学态度汲取历史经验、牢记历史警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晚香堂苏帖》载苏东坡手书《赤壁赋》(拓片局部)。(李公羽翻拍)

三、《赤壁赋》的文明形态意义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清风明月,取之不禁。这已经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的情景审美,也不仅是防止非法获取而葬送清廉的政治警示。吾之所有,在于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是一份面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清高而且自然的情怀。

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引用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他说,“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既是今人所欠缺的,又是最为珍贵的,苏轼的这份情怀,正应当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感悟、不断提升、努力实践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轼黄州所作《念奴娇》和前后《赤壁赋》,都是对人生深刻思考的结果,是对人和自然融合认知的产物。这种深邃的思考,带有朴素辩证的认识,不仅对于近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形成重要的源流意义,对于当代中国向人类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意义。

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的力量在于深刻揭示世界存在的本来面目,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需要面对世界万物以系统性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事实,需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确立共同、共通的系统观念,乃至形成对许多具体发展事实的共同认知。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理念和思维。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他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毫无疑问,《赤壁赋》中展示出来的“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同时,也是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所需要补缺、需要珍视的。

人类文明,波澜起伏,发展至今,其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文明关系的和谐性,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命题。不同文明之间的和睦相处、协调共进,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赤壁赋》中,对一世之雄“今安在哉”的质问,反映了初期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认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反映和代表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意识。而“沧海之一粟”“物与我皆无尽也”所含蕴的辩证思维,也崭露出人类文明形态的初始面孔。这些已经生动表现出适应生存、自我完善,以至自我约束、和谐共处等文明发展萌芽,把辩证思考、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上升为清醒明确的意识,为形成人类文明的主流样态,提供了原始的样板。

人类社会是一种系统性存在,人类文明是一种系统性文明。这个系统性的特质要求,内涵丰富,与时俱进。苏轼在黄州所作一词两赋带给我们的原始的文明思考,正是这种系统性观念中,代表着人类文明自身不断丰富发展的新动能、新思维、新形态。

(作者李公羽: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