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南8月28日讯(吴强)8月27日上午,由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记得住历史,看得见乡愁”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琼州文化大讲堂”第37场讲座“唐胄的才学与功绩”分享会,在海南省图书馆音乐视听室举行。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长青以“岭南人士之冠”为题,通过对唐胄的年谱生平、家族历史、人物故事和其著述作品的介绍,梳理其何以“耿介孝友”“立朝执持”,展现了这位海南本土历史文化名人奉道事君,从道事国的情怀。活动吸引了来自海口众多文化界、艺术界代表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参加。
活动当天上午,30多名作家诗人和历史文化爱好者早早来到了琼山区唐胄故里,探访西洲书院、竹根井(为唐胄被罢官居家时所凿)和明昌祖庙。
海南省唐震唐胄文化研究会原秘书长唐雄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大家介绍攀丹唐氏的历史文化故事。据了解,西洲书院原名“养优书院”,由唐胄在攀丹“义学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明嘉靖十七年,唐胄因在“大礼仪”事件中极力劝阻皇帝触怒龙颜而被革职回乡,不久卒于家乡。正德十四年,琼州按察司副使王弘巡察琼州,为纪念这位直臣,奏表朝廷,取唐胄之号,将“养优书院”改名为“西洲书院”,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西洲书院广收学子,讲经授儒,以启乡梓,百年树人,培育无数贤明、举人、进士,有明一代,就从攀丹村走出6名进士,其中唐舟和唐亮、唐胄和唐穆为父子进士,丘濬、海瑞、王佐、郑廷鹄等海南先贤,都曾沾染攀丹唐氏的教惠。
而矗立村中的明昌祖庙则是供奉的汉朝定远侯班超,唐雄介绍,海南民间信仰颇多,祖庙信仰“班帅”或与英雄崇拜有关,唐氏先祖唐舟的女婿丘濬曾著传奇话本《投笔记》,讲诉的正是班超投笔从戎、建功封侯的故事,话本一经问世,便陆续被编排为昆曲、川剧、湘剧等多种剧目而流行一时。古时海南作为贬谪之地,接受了不少流寓至此的失意古人,而《投笔记》中的班超驻守西域三十余年,时代的代入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此信仰在海南岛的逐渐兴起。红尘滚滚,西洲书院和明昌祖庙作为攀丹古村的见证者,依旧在此延续着村落“兴教重文”的精神。
参观完唐胄故里后,大家驱车来到海南省图书馆,开启第37讲琼州文化大讲堂专题讲座。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李长青条分缕析,以唐胄一生中的大事件为框架,阐述他如何“耿介”“执持”——初入仕途,逢刘瑾专权擅政,他讲的是正义天道之理;进士白衣20年,奉养老母,他讲的是人伦孝道之理;修正德《琼台志》,与恩师王佐的争执,他讲的是学养真理;任职地方,惩治贪劣,平息骚乱,他讲的是民心法理;谏讨安南,反对武力征讨,他讲的是国家尊严与诚信之理;最后一头扎进“大礼议”事件的“明堂”之争,激烈反对嘉靖皇帝,他讲的是社稷道统之理。
功绩上,主讲人以“大礼仪”事件为中心,从儒家文化系统核心之所在的“礼乐仁义”讲起,指出至明代,儒家已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于唐胄,《明堂配享疏》表现出他崇尚古礼、强调礼贵适度、维护礼的严肃性、发挥礼的功能,以及以儒家之礼移风易俗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礼制思想。而这些思想对他的行为和经历又不断产生着影响。从唐胄一生的表现中,我们不仅看到一个士大夫对礼的不懈追求,而且看到这种追求背后的对实现文明、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责任感。
才学上,李长青指出,唐胄有生68载,著述甚丰,一生编纂文集、方志14部,其中代表性作品即《正德<琼台志>》。他表示,该书体例独特、内容广泛、史料价值高,涉及海南疆域、建置沿革、山川形胜、户口、田赋、城乡、学校、兵防、流寓、黎情、风俗、艺文等,为研究海南历史不可多得的志书。而且,唐胄还创作了大量诗文,其诗文“为文有理致源委,不尚浮靡”,后人将之辑成《传芳集》传世。李长青讲授中全程充满激情,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现场听众收益非凡,引发阵阵喝彩与掌声。
讲座在海南青年女高音吴柳静演唱的《秋水长天》中拉开序幕,主办方代表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钟国骏给主讲人李长青颁发了“琼州文化大讲堂”的顾问证书。现场听众还分别畅谈了参观西洲书院和听讲座后的各自感想、个人建议。主讲人就听众所提出关于唐胄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等方面的一些提问进行了面对面的解答与交流探讨。
活动由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诗社副社长彭桐主持。海南省地震局办公室主任佘正斌,海口市作协顾问韩芍夷、叶海声,海南省江西商会党总支书记兼秘书长杨国春,海南省张岳崧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昌赋,海口市作协副主席曾万紫,海口市琼山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选军,海世界贝壳博物馆馆长李恒,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唐电弟,海南省企业交流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和明,唐雄、王辉俊、王云、文博、纪惊鸿、孙鸿斐、吴小花、陈航、吴中庆、冯秀群、何静、万宇轩、陈优美、揭育端等作家诗人、艺术家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今 日 要 闻
MORE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