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丨与“星星的孩子”来一场“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网海南

时间:2023-04-02

作者:权璐

编辑:敬博童

中国网海南4月2日讯(权璐)你了解自闭症吗?自闭症患者有哪些表现,应该怎么和他们相处?

4月2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自闭症日,值此关爱自闭症群体之际,中华儿慈会在近期启动了“星联星—点亮行动”,为自闭症儿童群体发声,倡导全社会携手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

关注 迫在眉睫

“首先需要纠正大众的误区,不少影视作品将自闭症患儿描述成‘天才儿童’,如记忆力超强、数字敏感、有艺术天赋等。其实有‘特长’的孩子只占这个群体的10%左右,四分之三的自闭症儿童都伴有智力偏低下。”资深学前教育专家、萨提亚成长模式导师张娟表示。

“孩子小时候很聪明,我们根本不会想到他会有这个病,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自闭症患者天天(化名)的妈妈说他们就是因为不懂而错过了治疗时机。

有些家长认为自闭症就是“不爱说话”,其实这是误区。自闭症是以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狭隘兴趣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据相关医生介绍,家长要观察孩子是否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刻板动作、交流时是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等行为特征。三岁以前是最佳治疗时间,若发现早期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大多数轻症患儿是可以通过融合教育回归社会正常生活的。

“近年来,自闭症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发病率已达到1%,也就是说每100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自闭症。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自闭症人士超过1000万,其中12岁以下儿童超过200万。因此,关注自闭症患者,为其提供对症治疗迫在眉睫!”在张娟如是说。

关爱 “平常”对待

“这是我外孙的画,他色彩感觉特别好。”自闭症患者写意(化名)的姥姥指着一副海报说他画画时很执着、专注,可以不吃不喝画七八个小时。“虽然他属于少数有天赋的一类,但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去美院深造简直是奢望。”

写意(化名)的画

“其实也没想太多,就尽我们所能陪护他。学不会生活技能,我就教他点外卖,再替他存些钱,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在了,他也能被社会接纳。”天天(化名)妈妈说。

由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感官障碍,他们在公众场合常常会出现一些干扰别人的行为,使得家庭饱受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压力。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止步于家中或特教学校。

在张娟看来,自闭症儿童与他们的家庭更需要社会大众的“平常”对待,让他们可以“走出去”融入社会,学习社交规则和社会规范,从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也指出推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发展,保障自闭症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助于帮助“星星的孩子”过上平等、有尊严的生活。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表示:“开展‘星联星—点亮行动’,就是希望助力自闭症儿童家庭,发掘自闭症儿童的潜能,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们会继续努力,让社会大众走近、了解自闭症儿童,积极主动地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点亮更多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希望之光。”

海南自闭症孩子康复训练有补贴

2018年,海南出台《海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具有海南省户籍或居住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具备诊断资质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有康复救助需求及康复服务适应指征的0-17岁的自闭症儿童,开展功能评估、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参与能力训练等,每年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0-6岁孤独症儿童可获得不少于30000元/人·年补助,7-17岁孤独症儿童可获得不少于10000元/人·年的补助。

海南又增一个孤独症儿童疗愈场所

3月29日,位于海口的蓝星河自然教育基地通过一场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互动活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该教育基地负责人陈洁介绍,基地占地190余亩,种植热带特有苗木70余种,8000余株,是开展自然教育的天然课堂,是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融合教育场所。希望通过为孤独症孩子创造更高质量融合教育环境,帮助更多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


编辑:敬博童

监制:丁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