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江东新区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标杆园区

来源:今日海南

时间:2023-02-08

作者:

编辑:程文霞

江东•梧桐里安居房项目通过“股权+EPC”招标确定合作开发单位,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51亿元(图片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提供)

省委书记沈晓明调研海口江东新区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产城融合,锐意改革创新,谋划推动一批先导性标志性项目,高水平开发建设江东新区,努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标杆园区。2022年,海口江东新区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集中展示区”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定位,园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交出精彩答卷。

2022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营收预计完成2578亿元,同比增长13%;税收预计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30%;固投预计完成413亿元,同比增长32%,占海口市完成数的36%,约占全省重点园区的三分之一,其中,社会投资完成232亿元,政府投资完成181亿元,社会投资首次超过政府投资,比重优化到56:44。

有自贸港显示度的关键指标增长明显。引进外资约8亿美元,连续三年稳居全省重点园区第一;离岸贸易额完成17亿美元,同比增长50%;进出口贸易额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122%;跨境服务贸易额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640%。

二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2022年江东新区聚焦“强管理”,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已实现美兰机场快速路、江东梧桐里安居房、恒力集团总部等44个项目开工;实现海南省中医院新院区项目、江东寰岛高级学校、菜鸟项目等27个项目完工。当前江东新区在建项目共143个,总投资1210亿元。

全国首个地埋式供水厂——海口江东新区高品质饮用水水厂项目,该建设模式属于全国首创,模式的创新让该项目成为了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最吸睛”的工程(图片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提供)

三是招商成效逐渐显现。聚焦总部集聚区(CBD)和临空经济区,2022年以来,共招引中石油、中能建、山东健康等重点企业38家,签订合同金额284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年共出让成交土地41宗,面积约1316亩,其中产业用地面积占比45%,成交金额约67亿元,金额同比增长12%。

总部集聚区招引落地国开金属、上海聚升等23家离岸贸易企业,总部型企业2022年贡献营收1736亿元、税收40亿元;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平台线上交易额近一万亿元,为目前自贸港交易量最大的线上交易中心;助推美国嘉吉公司完成首单场外衍生品业务。2022年总部集聚区共出让用地28宗,出让金27亿元,地块出让数超过前三年总和,出让进度明显加快。入驻企业已累计转化23个产业项目,其中能源交易大厦、海口金融中心、鸿宝总部3个项目已完工。

临空经济区航空运输产业今年实现离岛免税货物直抵海口,连续复航3条国际货运航线;中州航空迁址江东,成为自贸港第一家全货运航司,也是第二家主运营基地航司。跨境电商产业美兰机场走通海关监管全模式,通关时效比肩上海、深圳。航空租赁产业招引中航租赁等9家融资租赁公司,2022年投放50亿元,累计投放130亿元;实现首单经营租赁民航运输飞机“零关税”引进突破。区域内已拿地产业项目共10个,京东智能产业园二期、绿地江东国际港一期等项目顺利开工,顺丰、菜鸟、圆通等5个项目已完工。

四是投融资创新稳步推进。完成全省首单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融资近6000万元。以“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开发安置房项目约306万方,通过约30亿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170亿元,撬动比为1:6。江东·梧桐里项目通过“股权+EPC”招标确定合作开发单位,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51亿元;CBD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引入社会投资人,协同推进片区综合开发,预计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230亿元。

五是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积极探索招投标制度改革创新,已完成全国首例“机器管招投标”、全省首例工程跨省异地评标,计划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评定分离”模式。否定报备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件事一次办好”等多项改革案例已向全省复制推广,园区整体审批时限压缩达90%,为200余项目节约成本约2亿元。

江东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猛,美兰机场走通海关监管安全模式,通关时效比肩上海、深圳(图片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提供)

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海口江东新区将持续按照“出形象、聚人气、强管理、优服务”工作要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当好表率,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三生”融合,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把江东新区建设成为自贸港标杆园区。

推进片区开发、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出形象”。

一是春节不停工,冲刺开门红。提前对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留工助工、安全生产、值班值守和材料保障方面进行部署,确保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奋力冲刺2023年第一季度“开门红”。预计一季度实现新开工项目23个,完成固投82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瞄准500亿元固投目标,谋划储备建设项目297个,总投资2756亿元,年度投资计划611亿元。

二是推动片区开发,促进产城融合。改变过去零敲碎打、零星出让的传统模式,全力推进重点片区集中成片开发,助力园区快速出形象。2023年将重点推动2个片区综合开发(CBD南片区、全球精品消费博览园)和3个产业片区开发(临空智造产业园、大封关航空物流及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国际康养中心),总投资5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亿元,解决园区职住不平衡、生活配套不完善、产城不融合的短板。同时,加快推进琼港合作示范区落位CBD南片区,积极引入香港知名法务机构、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及香港知名商业会展品牌资源,形成中央法务区及中央商业示范区,探索推动钻石珠宝产业及零售业保税转免税、零关税、无障碍销售等试点。

三是紧盯重点区域,加快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总部经济区和临空经济区项目建设。2023年上半年推动起步区剩余22个地块全部出让,已出让的48块地全部开工,2023年底前推动国投生态环境大厦、大唐国际贸易大厦等9个总部大楼项目以及鸿园服务式公寓完工,提升起步区“人气指数”。临空经济区当前已开工的7个项目全部完工,航空维修与物流产业集聚基本成型。

江东新区安置房项目以“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开发建设安置房约306万方,通过约30亿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170亿(图片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提供)

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公共服务,发展“聚人气”。

一是用产业引人。对照新金融、贸易、临空经济产业链图,以强链补链为目标,充分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借力招商等手段大力招引高质量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利用自贸港政策创新开展业务。重点打通离岸贸易堵点,帮助山东能源、国开金属等重点企业扩大离岸贸易业务,推动省金融局等相关部门研究设立离岸贸易白名单等制度,进一步优化离岸贸易业务环境,2023年预计完成离岸贸易额不少于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计划引入赛维时代等5家头部企业,培育海南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助力海南古一科技等3家公司实现跨境贸易额3亿元,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申报单量20万单。充分发挥江东新区优势,围绕如何落实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盟的总部基地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两个总部基地”的课题,研究制定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在全省抢先树起进军东盟旗帜。联合综保区推进“保税加工+离岛免税”制度集成创新,做大珠宝玉石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做大高端飞机维修、国际航空货运等临空产业。重点培育4条国际精品货运航线;加快推动美兰机场东货站雨棚及货运停机坪扩建工作,完善美兰机场口岸服务功能;加强与海南控股合作,谋划航空特货承运人及航空高端制造示范性项目。

二是以配套留人。加快推进安居房、安置房项目进展,建成交付安置房5725套,开工高品质安居房4389套、建成交付756套。加快医疗项目完工,推动海南医学院江东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江东新院区等医疗项目建成投用,预计新增床位3500个。新建4所公办学校,积极引进侨中、海中、九小等优质教育资源落地,预计新增学位10470个。加快江东天地等配套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在CBD南片区配套建设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等文体娱乐设施,通过完善配套,让人才“留得下、留得住”。

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在海南银行总部项目现场,工人进行钢结构穹顶施工。张茂 王聘钊 摄(图片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提供)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内生动力,落实“强管理”。

一是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瞄准产业发展、零碳新城建设、综合管理创新等重点领域发力,推出跨境电商模式创新、绿色建筑应用、行政审批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的创新案例。

二是推进投融资创新。推动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海口江东产业发展基金,以“基金+招商”联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产业投入,带动现代服务业在江东新区集聚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优服务”。

一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打造重点园区政务事项“最优模板”,推动各园区事项标准统一;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办事进度实行“三色智能提醒”,实现工程报建全流程审批事项无错项、无漏项“一次办好”;推行“信易批”,信用结合“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让企业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江东新区2023年营商环境行动计划,重点聚焦创新创业扶持、人才引进等弱项工作发力。如着力构建产才融合的“产业+人才+配套”的人力园区运营新模式,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园区配套等模式,加强园区招才引智能力。持续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做法,形成更多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江东新区总部经济聚集区(图片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提供)


责任编辑:程文霞

来       源:今日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