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羽新著《习近平引用苏轼诗文典故赏析》突破千年苏学研究局限

来源:中国网海南

时间:2022-12-23

作者:陈曼

编辑:辰岑

 中国网海南讯(陈曼)由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承担的海南省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苏学”专项课题《习近平引用苏轼诗文典故赏析》,历时三年多,日前脱稿。

2019年9月,海南省社科联特别策划,首次以“苏学”专项课题面向社会征集研究项目,经审批确立这一课题。主要内容是汇集并解读习近平在福建、浙江、上海任职期间讲话、著作中,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重要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苏轼诗文名句。习近平著作、讲话、文章等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大量引用古代文献经典名句,几乎随时随地地引用前人典籍,这一语言风格,极大地增强了人文魅力与感染力量,被海内外誉为“习式风格”。早在1992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同志第一部著作《摆脱贫困》,即引用苏轼诗文名句8次(其中一条引用两次)。习近平同志多次到海南视察讲话讲到苏轼,并多次引用苏轼在海南写下的诗文名句。

2022年11月21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海南)研讨会于在海口举行。李公羽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引用苏轼诗文的情况

这一课题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十九大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从治国理政的高度,系统汇集、梳理、学习与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苏学经典,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社会应用价值。研究认为:习式用典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顺理成章,毫无生涩牵强;二是无论经典的还是俗语的,不分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信手拈来;三是经常活用、化用,不是一成不变;四是创造性地联用,不同历史时期,甚至毫不相关的典籍之语,也娴熟地嫁接在一起,表达更深刻、更完整、更丰富的语义;五是着重从历史典籍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对习近平引用苏轼诗文典故,归纳集中为五大类:治国理政、民生情怀、廉政建设、品德修养与生态文明。

李公羽作为本项目课题负责人,在专项研究过程中,突破近千年来苏轼研究囿于文学艺术层面的局限。结合学习与研究习近平引用苏轼诗文典故的语境背景,更多地从治国理政的层面,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野,加以研究。在解读和赏析的过程中,对苏轼相关诗文的文献、版本作系统比照与梳理,就长期存疑或存在争议的问题,作出较为细致、清晰的认定。如对清风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以现存苏轼碑帖及多种历史文献为据,结合佛经原典、古文字义等,认定应为“吾与子之所共食”,得到多位当代文学史料学、历史文献学专家认可。

该课题谋划时间较长,前期成果丰富。自2017年春天起,李公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苏轼研究》以及多家党刊、高校学报、海外文化学刊等,发表相关研究文章20多篇。其中《“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习总书记谈制度建设引用苏轼名句赏析》,《任天下之患同天下之忧——苏东坡改革方略中“法以便民”理念的当代意义考论》等,在省内外学界产生较大影响。